便攜式水位井深儀是一種集水位與井深測量功能于一體的專業設備,廣泛應用于地下水監測、建井維護及廢棄井退役等領域。該儀器采用聲波或壓敏技術實現非接觸式測量,具有便攜、高精度、操作簡便等特點。
在測量原理上,聲波測量型設備通過發射聲波并接收回波計算井深,如WL650超聲波水位計可在3-600米范圍內實現±3cm精度測量;壓敏柱塞技術型設備則在探頭觸底時觸發聲光信號,如ZH-MHZ型號采用1mm分辨率壓敏傳感。設備支持多種測量模式切換,包括靜態模式(常規水位測量)和深度模式(測量井深),部分型號還能同時檢測金屬套管長度。
1、設備檢查與準備
外觀檢查:仔細查看儀器的外殼、顯示屏、按鍵、接口等部位,確保無明顯的損壞、變形或松動。檢查線纜是否有破損、斷裂或外皮脫落等情況,特別是連接探頭和主機的部分。
電量檢查:確認儀器電池電量充足,以保證在測量過程中不會因電量不足而中斷工作。若電量不足,需及時充電或更換電池。
校準檢查:部分便攜式水位井深儀在使用前需要進行校準,如檢查零點是否準確、測量單位是否正確等。按照儀器的使用說明書進行相應的校準操作,以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。
2、附件及配件準備
探頭檢查:檢查探頭是否清潔、無異物附著,確保探頭的傳感器部分能夠正常工作。對于一些可拆卸的探頭,還需檢查其連接是否牢固,密封是否良好,防止在測量過程中出現漏水等問題影響測量結果。
線纜整理:將線纜整理順直,避免纏繞或打結,以免影響收放線操作以及測量數據的準確性。同時,檢查線纜的刻度標識是否清晰,以便在測量時能夠準確讀取數據。
3、測量環境準備
了解井況:提前了解測量井的基本情況,包括井的類型(如水井、鉆孔、監測井等)、井口尺寸、井深范圍、井內是否有雜物或障礙物、井水的水質及溫度等,以便選擇合適的測量方法和儀器參數設置。
場地清理:清理井口周圍的雜物和障礙物,為儀器的放置和操作提供足夠的空間。確保操作人員能夠安全、方便地靠近井口進行測量工作。
4、安全措施準備
人員防護:操作人員應佩戴好必要的個人防護裝備,如安全帽、防護手套等,特別是在野外或復雜環境下進行測量時,以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。
儀器防護:如果測量環境較為惡劣,如潮濕、多塵或有腐蝕性氣體等,需要對儀器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,如使用防水罩、防塵套等,以保護儀器不受損壞。
5、數據記錄準備
工具準備:準備好用于記錄測量數據的工具,如筆記本、筆、數據采集器等,確保能夠準確、及時地記錄測量過程中的各項數據,包括測量時間、井號、水位值、井深值等信息。
表格準備:根據實際需要,提前設計好數據記錄表格,明確各項數據的記錄格式和要求,以便在測量時能夠快速、準確地填寫數據,提高數據處理的效率。
